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新路径,8月21日至22日,黟县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严月全,率领由校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组成的22人学习考察团,围绕老年大学党建工作、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示范校创建等议题,赴安庆市宜秀区开展为期2天的考察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实地考察:感受基层老年教育生动实践
在该区罗岭镇乡村振兴馆(老年学校),考察团一行了解了罗岭镇地域文化特色、自然生态特色、乡村产业特色。镇老年学校因地制宜的办学特色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

罗岭镇强化坚持问题目标导向,聚力解决“在哪学、学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的突出问题,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创新载体,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校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设了黄梅戏、民间舞蹈等特色课程,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传承了地方传统文化,温情打造“老年学习圈”,全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擦亮罗岭民生底色。严月全详细询问了课程设置、学员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对学校“小而精”的办学模式表示赞赏。
在大桥街道芭茅巷社区老年大学,考察团被其完善的硬件设施所吸引。在接待大厅,考察团观看该校的宣传片。了解了该校相关的办学设施和办学模式。该校按照“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采用“引、学、展、服”四步工作法办好社区老年教育;创新采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形成良性循环。据该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饶道芳介绍,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增强了学员的获得感和价值感。

宜秀区老年大学东校区(大桥街道分校)是区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的示范点。该校在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管理制度、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等方面都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该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有效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面。
在交流座谈会上,宜秀区老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昝建亮致欢迎词,他代表宜秀区老年大学对黟县老年大学考察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宜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杨满意介绍了安庆市及宜秀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老年教育发展情况。

宜秀区老年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饶道芳作了主题发言。他重点分享了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党支部建在班级上,发挥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三是注重示范引领,以创建省级示范校为契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黟县老年大学校长严月全介绍了黟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学校发展情况:黟县老年大学近年来在课程建设、教育管理、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老年教育扩容增量提质、远程教育共建点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严月全表示,此次考察受益匪浅,宜秀区的许多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双方还围绕共同关心的“如何贯彻落实《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完善老年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如何创新老年教育形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推进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示范校创建的做法,推进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教育和探讨。
昝建亮作总结讲话。他再次对黟县老年大学考察团一行来到宜秀区老年大学传经送宝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黟县老年大学尽管起步晚、规模小,但在办学理念和实践探索上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进一步加深友谊,深化合作,相互学习,共同为促进老年教育协同发展,推动老年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让学员在老年大学快乐、修身、圆梦。
通过此次考察交流,黟县老年大学考察团收获颇丰,获得了多方面启示:
在党建工作方面,宜秀区“党建+班级”的管理模式将党组织建设延伸到教学一线,既加强了党的领导,又发挥了老党员传帮带作用。严月全校长表示,黟县老年大学将借鉴这一做法,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在资源整合方面,宜秀区“三级联动”的办学体系值得学习。通过区级统筹、镇街主抓、村社落实,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考察团成员认为,这种模式对于解决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示范创建方面,宜秀区“以创促建”的工作思路富有成效。通过示范校创建,带动整体办学水平提升。黟县老年大学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创建方案,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双方一致认为,新时代老年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要把握老年教育的政治属性,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另一方面要顺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拓展教育服务功能。未来,两校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校友谊,更拓宽了工作思路。黟县老年大学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认真消化吸收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实践,努力开创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黟县老年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