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年大学协会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合肥卫塘社区老年学校:“行走课堂”邂逅千年非遗
信息来源:合肥卫塘社区老年学校  发布时间:2025-11-04  查看人数:

竹篙轻点,碧波荡漾,阿依河的晨雾在悠扬山歌中缓缓苏醒。合肥市包河区卫塘社区老年学校学员们乘竹筏顺流而下,两岸青峰如屏,白鹭翩跹。学员们闭目聆听苗家姑娘的歌声:“这调子里有采茶的轻快,也有嫁女的缠绵,原来山河真会唱歌!”


蚩尤九黎城的巍峨门楼,如一部摊开的厚重史书,迎接着这群银发学子。学员们拾级而上,脚步踏在古老的石阶上,仿佛每一步都在叩响历史的回音。层层叠叠的苗家吊脚楼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其恢弘壮丽的建筑格局本身就是一首无需言语的苗族史诗。没有喧闹的技艺操作,只有深沉的静观与感悟学员们沉浸于此,触摸着石刻上斑驳的图腾,凝视着檐角流转的岁月痕迹,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认同感在无声中油然而生。


苗绣传习所里,六十多岁的钱叔叔银针牵引彩线,渐渐绣出振翅的蝴蝶。“蝴蝶纹记载着《苗族古歌》里始祖蝴蝶妈妈的故事”他拭拭眼镜,“一针一线都是穿越时空的密码。”


夜幕降临,苗寨广场燃起篝火。银发学子与苗族艺人手挽手跳起团圆舞,火光在每道皱纹里跳跃成青春的光晕。他们品尝着手工捶打的糍粑,在米酒醇香中品味酸汤鱼的山水之味,非遗美食让味蕾也踏上了文化之旅。


“过去总觉得非遗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卫塘社区老年学校校长钱娟感慨道,“但当我们的老年学员与苗族同胞共绣一幅图,当山歌在青山绿水间接力传唱,我们触摸到了文明最温暖的脉搏。”


这场行走课堂的深意,早已超越游历本身。卫塘社区的银发学子用脚步丈量苗乡大地,用双手激活非遗记忆,在阿依河的波光与九黎城的鼓声中,见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正如学员们在归途中所悟:非遗不是风干的记忆,而是活着的气脉——它在每双手中传承,在每次相遇中新生,永远书写着中华民族的绚丽篇章。 


                                                                                                                                                       卫塘社区老年学校  供稿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 [备案号:皖ICP备18001056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299号  电话:0551-62953702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25-11-04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