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七届九次常务理事暨老年教育研究员会议在合肥召开。会长陈先森主持会议,副会长罗昌平、夏小飞、聂晓华、朱彤出席会议,常务理事、老年教育研究员、相关市老年大学负责人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朱彤从“全省老年教育发展基本情况、各地具体做法和特色亮点、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下一步工作打算”四个方面对我省“十四五”期间老年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报告;聂晓华介绍了《关于推进“游学养”教学实践的指导意见》“起草背景、政策依据”,并进行了全面解析;罗昌平从“老年大学(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政策依据、如何开展标准化建设、开展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四个方面,对《关于开展老年大学(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进行了说明。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分享了“十四五”期间在探索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十五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一致认为,协会出台的《关于开展老年大学(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关于开展老年大学(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通知》非常及时、必要,为各市老年教育在“十五五”期间实现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厘清了思路,明晰了方向。

秘书长谢荣华介绍了申请入会老年大学的相关情况,提交大会审议,并通过入会申请。

陈先森在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时间虽然短,但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做好“十四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总结是为了更好地谋划“十五五”。他用“五个围绕”强调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围绕“规划”,明确未来目标任务。“规划”的核心作用用是明确目标、协调资源与规避风险,有序实现预期结果,减少盲目性。“十四五”期间,我省老年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市一特色、市市有亮点”的良好格局,为谋划我省“十五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了鲜活经验。
二是围绕教学,突破课堂传统模式。近年来,“游学养”逐渐成为老年教育的新模式。各地要发挥“游学养”在“延伸教学场景、适度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推动跨区域游学增强社会归属感”的作用。通过寓学于游,寓学于乐的创新模式,将“游学养”活动打造成提升老年幸福感的关键载体。
三是围绕管理,推动标准化建设。2022年以来,“老有所学”连续四年被纳入安徽省民生实施工程,我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也迎来了高光时刻。在此背景下开展老年大学(学校)标准化建设,其核心是满足教育、教学的基础规范和底线要求,最终实现老年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四是围绕体制,畅通纵向协调关系。关于体制建设,《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明确规定;如何理顺并发挥各市、县(市、区)老年大学以及基层校的关系,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也赋予其职责。各地要认真学习并切实贯彻《条例》精神,落实《通知》要求,自上而下,保持老年教育发展的路径畅通。
五是围绕春晚,呈现彩色缤纷节目。春晚是一年一度,核心是要突出节目的表现形式、内容题材和视觉效果上的多样性与生动性,具体要求就是明确正确的主题定位,多元且均衡的内容编排,高标准的呈现品质,全民参与的情感连接,严谨的流程与风险把控。协会春晚连续举办了七届,已经成为老年大学学员的期盼,成就了我省老年教育事业独有的品牌。2026年的春晚希望各市围绕主题,大胆创新,严把质量关,继续为全省人民奉献一台精彩纷呈的晚会。
文/钱自海 图/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