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年大学协会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铜”心协力 银龄乐学
铜陵老年大学以“真功夫”推进办学品质高质量提升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乐龄周刊  发布时间:2025-10-28  查看人数:

金秋十月,铜陵的降温来得特别快,阴雨中凉意袭人。而当记者走入铜陵老年大学校本部大楼时,切身感受到的是老年人学习的热情。大家熟络地打完招呼,进入各自的班级。不用等到老师来,大家已提前进入状态,或忙着热身,或在开嗓,或在温习上节课所学。热热闹闹的一天拉开序幕。

办学品质步步高

铜陵老年大学成立于1987年。建校以来,学校秉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贯彻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不断深化“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阵地标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多元化方面精准发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学校现设校本部与杨家山两个校区,校本部教学楼建筑面积10476平方米,杨家山校区改造面积1000余平方米,实现年度新增学员容量2000余人次。该校同时下设绿源养生公寓分校、青少年宫教学点、军休中心教学点以及永泉小镇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与全省老年教育的蓬勃发展同频共振,办学品质驶入加速提升的快车道,办学成果斐然,先后荣获“省级示范老年大学”“全省老年大学办学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获得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颁发的“为中国老年教育发展作出贡献”荣誉证书。2024年,该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课程设置样样优

在宽敞的舞蹈房里,歌曲《亲爱的你呀》韵律悠扬,形体舞蹈3班的学员翩翩起舞。“前上后沉,手不动,我们现在练的是肩。”形体舞蹈4班的老师,正带着学员练习基本功。当记者来到拉丁舞班的课堂,看到学员身着舞蹈服认真地学习动作,脚下“哒哒哒”的声音悦耳有力。

铜陵老年大学将课程设置作为核心工作之一,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的精品课程。课程数量已由建校初期的5门拓展至50门,设有175个教学班,学员也由首届的120人增长到如今的4500余人次。

在课程建设中,学校推出一批体现铜陵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包括《近体诗写作(上)》《铜陵的城市青铜雕塑》等教材,铜都文化讲堂班、中华健身龙等课程。

同时,该校课程因时而变,因需调整,讲原则重灵活。如2025年春季学期新开设中老年生活妆入门班、古琴班、素描班等7个班级,同时削减4个班级。为惠及更多的老年人,该校还加强远程教育的优质课程开发。《视频剪辑关键帧基本用法》5节微视频课程入选“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特色微视频课程”,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首批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第八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指导单位。

此外,该校积极开展第二和第三课堂,在永泉小镇“老年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书法班第二课堂教学,联合诗词协会在杨家山校区开设“诗词大讲堂”,举办艺术节、书画展等文化活动,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丰富学员课余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出精品、显特色。


办好老年大学,要下苦功夫

办老年大学不容易,需要下苦功夫,检验的是“真功夫”。铜陵老年大学是首批“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该校多年来致力于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有哪些“真功夫”?记者专访了该校副校长洪青海。

记者:学校以党建为引领,高质量为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赋能,请您介绍下相关经验做法。

洪青海:我校成立临时党委及7个临时党支部,已吸纳党员学员791人。在教学实践中,我校以“三精”构建多元化大思政课堂体系,常态化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起,我校全面推行“课前十分钟”思政课,精研上好“课前十分钟”思政小课堂,每月拟定思政教学大纲,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理论方针与重大决策;精细筹划“学习大讲堂”,精密安排“思政微课堂”,利用电子横幅、党务公示栏宣传文明风尚等内容。

同时,我校积极构建“党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通过开展“七一”主题艺术党课、党课宣讲、党性教育基地参观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学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老同志专业优势和社会经验,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银耀铜都”志愿者服务队与合唱团,已累计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150余场,持续为地方发展贡献“银发力量”,充分展现了学员的风采与社会责任感。

记者:多位学员受访时都提到了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贵校有何成效?

洪青海:我校拓宽招聘渠道,积极引进高校教师、协会专家等优质师资。现有教师75人,其中青年教师8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次师资结构,建立了师资库。

我校规范教学管理,扎实开展日常教学检查。学校办公室全员和校委会人员走进班级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将意见建议汇总后反馈给相关教师,督促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评比,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我校特别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校教师均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聘任教师承诺书》。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1人获评全国老年大学优秀教师,14人获评省级优秀教师,人获评市级优秀教师。

记者:贵校是首批“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请问在老年教育示范引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洪青海:我校持续推动优质老年教育资源社会共享。2019年,我校设立“绿源养生公寓分校”,该分校是全省首家养老机构举办的老年学校,获评“省级基层示范学校”。2020年,我校与铜陵市少年宫合作设立教学点,开全省老年大学与青少年宫互设教学与实践点的先河。2024年,学校与铜陵市军休中心共建教学点,进一步拓展“家门口上大学”的覆盖面。

随后,我校在国家AAAA级景区永泉小镇、铜陵党史馆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推动第二和第三课堂向校外延伸,积极探索“游学养”教学实践模式。

学校还积极对基层老年学校开展调研,教学帮扶工作同步推进:与5所基层老年学校签订教学帮扶协议,并赠送部分教材及书籍。同时常态化向基层老年大学输送师资,加快推进优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受访者供图)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 [备案号:皖ICP备18001056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299号  电话:0551-62953702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25-10-30 1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