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年大学协会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 艺苑风采
桂子 诗魂——程根荣
信息来源: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5-10-09  查看人数:

壬寅秋天,桂花绽放,香气袭人。龙眠西路几公里的行道桂花树,桐师校园内的桂花园,阵阵馨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哦,猛一抬头,你就会找寻到香源,那里一株株丹桂、金桂、月桂正在尽情的绽放,无私的向大自然喷吐出一阵又一阵醉人的芬芳……

宋人柳永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唱的是天堂杭州越地秋天胜景,细细考察,称花为“子”者,似乎唯有桂花。唐人宋之问《灵隐寺》以桂子飘香来形容仲秋佳景: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陆游《老学庵笔记》:“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李氏就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或许在才高八斗的大词人看来,如张子韶九成辈,仅以“桂子飘香”之俗语凡言即能搏个科举及第,内心多少有些不平之气吧?否则,为何要嘲笑之呢!

西洋画中,桂花并不多见,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有幅《帕那苏斯山》壁画,画面正中是阿波罗在月桂树下弹奏七

弦琴。

辛卯、壬辰年间,乃吾校升专后工会组织教职工分批次集体去桂林考察的年份。徜徉于那块历史上曾经纹身的百越之地,迷醉于甲天下的山山水水之间,许多同事或许忽略了“桂林”乃“桂花树林”的本义。当然,每当导游千方百计的引导你走进糕点食品商店购物,促销的美女让你免费品尝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味的点心时,或者热情的劝你饮一小口“三花酒”时,才不由令人记起桂林的原旨意蕴:桂林,乃盛产桂花之地也!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或许会记得,出身皇商巨富家的呆子薛蟠娶了个名叫“金桂”的女人为妻。高鹗称她家资富足,细看介绍,乃因为她家姓夏,夏家在京郊有一大片面积十余亩的桂花林——商品花卉基地。夏家的小姐也因此取名“夏金桂”。可平常人们都省去“夏”,只唤作“金桂”了。再从夏小姐的品行作风看,堪用一个“下”字来形容。据岳识界诠释此人原型是那拉氏,为害死秦可卿的元凶,并有乾隆御制诗“天香纷堕地,冰镜恰当看”为证。

本来,就我们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而言,人们常将“桂花”当作“崇高、美好、吉祥”形象看的。例如:把荷花视作高洁的形象,所谓“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菊花视作强悍的形象:“我花开后百花杀”;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要知松高洁,等到雪化时” ;青青翠竹,亮节高风,不与流俗相俯仰;梅花顶风冒雪,独耐严寒,“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

由此观之,曹雪芹、高鄂所塑造“金桂”的形象,旨在以桂花的“崇高、美好、吉祥、皎洁”(唐·张九龄:桂华秋皎洁”),反衬其人品的低劣、龌龊,智性的愚昧、顽钝,是为反衬法。令人叹惋的是,或许正因为《红楼梦》中“金桂”其人的最终身败名裂,而连带的使原产于我国的珍贵花卉——桂花也蒙冤受屈,美名被玷污。看来,很有必要还桂花佳卉以本真相面了!

桂花既是园林中的观赏花卉,也有不菲的经济价值。这从《红楼梦》称金桂其人自恃其家栽种桂花,而资产殷实、骄悍蛮横便可以看出。

《辞海》: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亦称“木樨”、“木犀”。木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革质。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核果椭圆形,熟时紫黑色。原产中国,久经栽培,变种较多。常见的有金桂(丹桂,花橙黄色)、银桂(花黄白色)和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花可提起芳香油或用作食品、糖果等的香料;根、叶、花、果实亦供药用。还可以作为制作桂花浸膏的原料。取金桂、银桂、丹桂的新鲜桂花用食盐腌制,再经石油醚浸提而得的一种浸膏,呈黄色或棕黄色膏状物,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和香味,一般用于调配食品香精,也可直接用于食品加香,主要成分有紫罗兰酮、芳樟醇、香叶醇等。

据说桐城市拟以桂花作为市花。我想,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另外,还可以将桂花、桂子作为一种食品香料、中药材等经济植物加以开发利用。

提到广西的桂林,自然不能不使人想起明清时的桐城大姓——桂林方氏。不要误认为此方姓自广西迁来桐城----

考察“桂林”出典,缘自《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说的是郤诜屡屡被提拔重用,担任了雍州刺史的高官。晋武帝在东堂礼送时问他:“你觉得现在位置怎样?”这是一句内含丰富的话:一、刺史的权位满意吗?二、你的才德与之匹配吗?表面是温慰,实则为试探他有无自知之明。而郤诜的回答则很谦虚:“臣子在举贤良对策中,侥幸搏得天下第一的名头,可是,其实,我的才德与天下的贤良们比起来,不过是桂树林中的一束枝桠,昆仑山上的一片璞玉罢了!”

《辞海》评论:

“原为郤诜自谦之词,后比喻出类拔萃者。”

我想,桐城文化中“有凤来仪”(凤仪里)、“潇洒园”、“琼林折桂”等与方氏有关的地名、专用名,其原初本义亦或者是自谦,或者是激励后生晚辈。当然,其中自然的包含着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争当先锋的寓意。而这种敢为人先,耻于落后,积极进取,誓做一流的精神品质,正是桐城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或者,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灵魂”。恰好,桂花的高洁、典雅、华贵、精致的品格正可堪当此任。因为桂树也是有魂魄的。看君如果不信,现有苏轼《念奴娇·中秋》词为证:“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辞海》释:“桂魄,月之别称,相传月中有桂树,故云。”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林黛玉、史湘云诗:“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诗歌有灵魂,月亮有灵魂,桂花有灵魂,城市自然也应当有魂魄。而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岂可无魂魄乎!

【注】

【宋】柳永《望海潮》上片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下片开头:“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连四州》:“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古代汉语“文”通“纹”。

 “三花酒”:桂林特产,以桂花、菊花等花卉酿制而成。

【宋】周敦颐《爱莲说》。

黄巢《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等到雪化时。”

前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首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尾句:“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⑨见曹雪芹《红楼梦》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凉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乃中秋之夜,贾母领众芳华赏月听曲时,史湘云和林黛玉联句赋诗,最后又有妙玉加入。曹翁时代的中国比较寒冷,所以八月中秋就有“寒潭”和“冷月”的气候景观。今年的长江流域高温少雨,直到农历十月还比较温暖,恰见两个南归的大雁队阵从桐城二中(原师范)的上空飞过。

(壬寅(2022)十月初一)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 [备案号:皖ICP备18001056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299号  电话:0551-62953702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25-10-10 10:12:35